欢迎访问!

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的守望者 —— 李振国

时间:2019-08-12

“移动源是移动式空气污染源的简称,泛指位置可以移动的污染源,主要包括道路车辆、非道路机械和船舶。”李振国博士正在给青年员工讲述着基础知识。1983年出生的他已经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工作了11年,目前为中汽中心汽车工程研究院创新室主任、技术委员会委员,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理事、技术委员会委员,被聘为科技部“资源环境” 领域评审专家、中国能源学会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与环境管理专家库专家、中国环境学会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学术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等,先后被聘为中汽中心青年科技骨干、学科带头人、并在2018年被评为中汽中心“首席专家”。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08年3月1日,浙江大学校园里的一个招聘会上,25岁的李振国向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投递了一份简历,就是这一份简历正式开启了他10余年的汽车关键技术研发的职业道路。刚刚走出校门,他选择去研究汽车尾气排放后处理关键技术中最困难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技术,成为了一名汽车排放控制技术工程师。那时候国内道路上跑的重型车还是国一国二排放标准,最先进的国三技术也没有安装后处理装置,而柴油车后处理技术是满足国四及更高标准柴油车尾气净化的最关键技术之一,催化剂是后处理装置的核心,这个课题极具前瞻性,同时也非常富有挑战,因为当时国内并任何没有量产应用的案例,几乎所有的后处理技术都被国外公司垄断。“如果万事俱备,那还需要我们科研人员干什么”,他以勤奋刻苦的拼搏精神积极投入到一线工作当中,在刚进入工作的短短2年时间里,虚心学习刻苦钻研,现后发表了数十篇科研论文,并申请了5项发明专利,并先后获得“中汽中心科研成果三等奖”、优秀员工”、“杰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卧薪尝胆,奋发图强---


随着时间的推移,满足国四标准的柴油车后处理技术逐渐研究完成,他和他的团队无私的将研究成果分享给了国内的柴油机厂和后处理企业,促进了我国柴油车后处理技术的全面升级与发展。但是国四标准实施以后,整车厂和柴油机厂对后处理技术的研发工作逐渐停滞,他和他的团队逐渐受到冷落,团队的直接经济效益受到影响,部分团队成员离职,甚至研究方向一度要被调整。“当时团队只剩5个人,满足更高标准的后处理技术的研发设备条件也受到限制,当时想着就是一定要坚持干下去,未来国五/六阶段关键技术国内仍处于空白阶段,排放法规的升级必将为汽车产业带来巨大挑战,行业的需求和国家环保战略的需求就应该是工程技术人员应该考虑的事情……”李振国坚定的讲。

他并没有被困难打倒,依然每天走进实验室,持续开展着自己的研发工作,因为他知道尽管我国已经实现了国四阶段柴油车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但是柴油机SCR催化剂这一核心材料还是一直被国外专利垄断,如果不能突破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材料,那中国的柴油车后处理装置—这一未来必须装载于柴油车的关键零部件将永远受制于外人,进而严重限制我国汽车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与进步。于是,他迅速学习,根据我国稀土资源丰富这一国情,开始组织自己团队着手开展非钒稀土基SCR催化剂的研究工作,这项工作需要深厚专业知识和学术积累,于是他积极向我国环境专业排名第一的清华大学虚心求教,并于2012年攻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经过多年的研究,他先后提出了“高抗水热稀土Ce基催化剂配方和抗老化机理”和“分子筛+氧化物高性能复合催化剂体系”,开发了高速剪切研磨制浆技术、真空涂覆技术、SCR催化器系统集成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发的SCR催化器产品相比同等国外产品,成本降幅20%以上,授权发明专利5项,提高了我国自主催化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支持了民族品牌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推动了汽车产业和后处理产业的技术进步。



---砥砺前行,开花结果---


靠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对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技术领域未来发展的规划,2016年10月,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复,中汽中心作为牵头单位成功申报并获得专项资金支持建设“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国家工程实验室‘’),这也是国内唯一的该领域的国家级工程实验室,总投资2.3亿元,李振国成为了国家工程实验室的筹备建设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并受聘为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理事和技术委员会委员。

在中汽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他作为负责人之一立足我国创新能力建设总体部署、汽车行业和环保行业的重大战略需求,策划在国内建设了以“汽油车”、“柴油机/车”、“船用柴油机”为主线的三个技术研发和工程化平台,建设完成了我国汽油车、柴油车和船舶柴油机的排放控制技术研发体系,为我国移动源排放控制关键技术开发和应用提供平台支撑。并在中汽中心集中建设了“关键共性材料开发实验室、关键共性材料测评实验室、催化材料&催化剂工程化实验室、后处理电控单元开发实验室和系统集成应用测评实验室”五大关键技术开发实验室,为我国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的突破和研发提供了平台支撑。

同时,他主持设立“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创新研发模式面向行业针对该领域关键材料、系统集成等“卡脖子”技术,组织国内50多家单位联合攻关,多项成果已产业化落地,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打破了国际公司在国六排放后处理关键技术的垄断。

为了促进行业技术交流和技术进步。他主持筹备召开“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技术国际研讨会”,聚集国内主要企事业单位近百家,工程技术人员近500人,为行业搭建了技术交流平台,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改委、科学技术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内燃机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新浪、网易等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认可和新闻媒体的关注。

经过多年的积累,目前李振国团队已经发展到30余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16人,涵盖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工程、电子、化学、材料、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多个领域,他本人也受到了行业的认可,受聘为科技部“资源环境” 领域评审专家、中国能源学会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环境工程与环境管理专家库专家、天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获得了一些学术兼职,拥有一定的行业影响力。



---行业转型,着眼未来---


随着排放法规的进一步加严,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技术领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2019年7月1日汽/柴油车国六排放法规在我国部分地区已提前开始实施,国六排放法规对柴油车后处理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催化剂具备更低的NOx起燃温度和更高抗老化性能,这就需要一种叫“分子筛”的高性能关键材料,根据国外经验目前应用效果最好的是CHA结构的分子筛材料,但是相关专利已经被国外巨头垄断。目前工程实验室已经展开了该分子筛催化剂核心材料的研究工作,并实现了突破,同时国六后处理相关核心技术的理论突破和国产化也是工程实验室的研究重点。

展望未来,目前生态环境部已提出了国七的设想,也就是我国第七阶段的排放法规,届时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将进一步加严,也将对温室气体CO2提出排放要求,同时,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等移动源污染的法规也逐渐加严,技术需要更新换代,最新的技术进展国家工程实验室也在全面跟踪。移动源污染治理是全球性环境保护问题,也是大气治理中较为困难的一环,任重而道远。